🤯

疫情引发的思考

Tags
Thinking
Published
May 26, 2022
Author
前两天看了张鹂老师的 动态清零or共存? ,视频长度一个多小时,感兴趣的可以看看,我理解大致如下。
讨论疫情政策之前,要首先想想以下几个问题。

自由

什么是自由?卢梭在《社会契约论》中,主要阐述的就是:人生而自由,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,这个枷锁指的就是国家。
世界上大部分的事物、个体、圈子都是高维共存的状态。
高维共存图
高维共存图
如上图疫情中个人与国家的高维共存状态,每一个外圈,都是内圈的枷锁,但同时又是内圈的保障。这里应进行思考的不是应不应该有枷锁,而是有了这些枷锁之后,是利大于弊,还是弊大于利。
在基建、生产制造等很多方面,都可以享受着高维共存带来便利,在2022上海疫情前,绝大多数上海人也都在享受着强大国家政策下所带来的好处。
再看疫情政策之下,很多人被限制了“自由”,这是在高维共存“枷锁”下的不“自由”,由此会让一部分人感受到人民没有主权,国家的做法也并不让他满意。但在社会契约制国家中,人民主权的实质是“公意”的体现和运用,“公意”不同于“众意”。
所以自由其实是相对的,是在讲规则前提下的自由。就像我不能在公司自由的唱歌、随意吼一嗓子一样。身在在不同的场合,遵守着不同的规则。

善恶

张三偷了李四的面包,救了自己快要饿死的儿子。该如何判定张三的行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呢?
 =  × ( ± 1)
有了这个公式,就可以很轻松的判断一件事情是善的或是恶的。
社会格局圈
社会格局圈
如果在张三家庭格局圈内,偷来面包 等同于能量增加了,那么张三的这个行为就是善的。
而在李四的格局圈内,张三的行为造成李四格局圈内的能量减少了,那么李四的格局圈内张张三就是恶的。
如果李四的格局圈稍微大一些,能包含张三和李四两家人,那么格局圈内,物质能量既没增加也没减少,并且道德上上看,李四还救了张三的儿子,李四的心理能量增加了,也并会觉得张三是恶的。
站到整个社会格局圈来看,张三的行为没有造成能量的增加,偷盗行为是社会不提倡的,并且社会秩序遭到了破坏,总体道德能量减少,那么偷盗行为也会被定义为恶的。
格局圈不在于站在谁的角度,而是所看到的格局;如果张三的儿子站在社会格局圈的角度去看偷面包这件事,那么张三的儿子可能是饿死也不吃偷来的面包。
大格局和小格局,格局自身是与善恶无关的,这只是一个客观量的描述,只是大格局考虑的利益圈更大一些。从而可以发现,概率上大格局往往表现出高道德,小格局表现出低道德的可能性也更大。

无知之幕

无知之幕主要用来判断决策是否公正,它的神奇之处在于,当人们站到“无知之幕”后面之后,就忘记了“自己是谁”,但依然有认知及理性思考能力,站到幕后的好处就是不知己身,决策不会带有立场或倾向,那么由此制定出来的制度便会是公平正义的。
现在,上海发生了疫情,让我们拉下无知之幕,全国人都站到了“无知之幕”后面,所有数据也都公布给了幕后的人,然后让幕后的人制定政策。
现在:你有 1.7% 的概率是上海人、有 18.70% 的概率是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、88% 的概率打了疫苗,当然也有 12% 几率没打疫苗。在做决策前,自己有可能就是被管控的上海人、也可能是老年人等弱势群体。这个时候,你是希望如何制定规则政策,可能每个人也都有了不同的答案。

三原色

 *  *  = 

多中心

多中心复杂性系统:由于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,所了解的信息不同,那么都会让决策失衡;如果能站在上帝视角,详细知道每一人、每一件事物权重,那么经过计算,就会做出非常的精确的决策,但现实却是一个背包问题。

背包问题

放到疫情中,就是我们需要把经济、娱乐、文化、健康、生命财产等等都装到背包中,至于如何决策,才能使利益最大化,这是一个多项式复杂程度的非确定性问题,是当今世界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;
其实现在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决策,我们只需把经济、娱乐、健康、生命财产等等一个个带入检验下去,便能得到结果是好的 还是差的,这需要精确的计算,而我们心目中猜想的答案并不能用来衡量决策是好是坏;
实际情况是这样算法的复杂程度,是指数关系,计算的时间随问题的复杂程度成指数的增长,很快便变得不可计算了。。

总结

我相信在掌握一定信息的前提下,会不停的调整政策;而我们要有一颗谦卑的心,可以说自己的想法与观点,但不能自以为是。
end.